2、一次设备:也称主设备,是构成电力系统的主体。它是直接生产、输送与分配电能的设备,包括如:发电机、电力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与输电线路等。
3、二次设备:是对一次设备及系统进行控制、调节、保护和监测的设备。它包括:控制设备、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测量仪表、信号设备等。
4、二次回路:二次设备按照一定规则连接起来以实现某种技术要求的电气回路。
主要包括:监测回路、控制回路、信号回路、保护回路、调节回路、操作电源回路和励磁回路等。
6、二次回路分类
1)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回路:是由测量回路、比较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等组成。其作用是根据一次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判断其发生故障或异常时,自动发出跳闸命令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或发出相应地信号,当故障或异常消失后,快速投入有关断路器(重合闸及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2)控制回路:由控制开关与控制对象(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的传递机构、执行(或操作)机构组成。其作用是对一次设备进行“合”、“分”操作。
3)调节回路:是指调节型自动装置。如由VQC系统对主变进行有载调压、对电容器进行投切的装置,它是由测量机构、传送机构、调节器和执行机构组成。其作用是根据一次设备运行参数的变化,实时在线调节一次设备的工作状态,以满足运行要求。
4)测量回路:由各种测量仪表及其相关回路组成。其作用是指示或记录一次设备和系统的运行参数,以便运行人员掌握一次系统的运行情况,同时也是分析电能质量、计算经济指标、了解系统潮流和主设备运行工况的主要依据。
5)信号回路:由信号发送机构和信号继电器等构成。其作用是反映一、二次设备的工作状态。
6)操作电源系统:由电源设备和供电网络组成,它常包括直流电源系统和交流电源系统。其作用主要是给控制、保护、信号等设备提供工作电源与操作电源,供给主变冷却、给水与给煤等动力设备,确保发电厂与变电站所有设备正常工作。
7、二次回路的范围
部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中,连接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是指 (继电保护专业管理)
1)从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端子开始到有关继电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对多油断路器或变压器等套管互感器,自端子箱开始)。
2)从继电保护直流分路熔丝开始到有关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
3)从保护装置到控制屏和中央信号屏间的直流回路。
4)继电保护装置出口端子排到断路器操作箱端子排的跳、合闸回路。
5)高频通道:以结合滤波器的初级、次级绕组为分界点。
8、二次回路的图纸
1)二次接线图一般有三种形式:
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和安装接线图
4)常开触点或常开辅助触点,是指继电器线圈不通电或开关电器主触点在断开位置时,该触点是断开的。(动合触点)
5)常闭触点或常闭辅助触点,是指继电器线圈不通电或开关电器主触点在断开位置时,该触点是闭合的。动断触点)
原理接线图:
6~10kV线路两相式过电流保护的原理图
6-10kV线路两相式过电流保护的原理图说明
原理图中属于一次设备的包括:母线、隔离开关、断路器1、AC相的电流互感器2和线路等.
组成过电流保护的二次设备及连接关系是:两只电流继电器3,4的线圈分别串接到对应A、C相电流互感器2的二次侧,其两对常开触点并联后接到时间继电器5的线圈上,时间继电器5延时闭合的常开触点与信号继电器6的线圈串联后,通过断路器常开辅助触点7接到断路器1的跳闸线圈8上。
原理图特点:
对二次接线部分应表示出交流回路的全部,直流回路电源可只标出正、负极。
所有电气设备都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应按照实际的连接顺序画出。
原理图能给出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总体工作概况,它能清楚地表明二次设备中各元件形式、数量、电气联系和动作原理它对于一些细节并未表示清楚。例如未画出各元件的内部接线、元件编号和回路编号。直流电源仅标出电源的极性,没有具体表示出是从哪一组熔断器下面引来的。关于信号在图中只标出了“至信号”而没有画出具体的接线只有原理图不能进行二次接线的施工,特别对复杂的二次设备,如发生故障,更不易发现和寻找。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N-S、TN-C和TN-C-S是常见的电力系统接地方式,用于确保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它们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定义的,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接地配置。
TN系统的型式有以下三种:
1.TN –S 系统
TN—S系统配电是指;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绕组的中性点直接接地并引出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的三相五线配电。
TN—S系统配电一般都是专用配电变压器用户或大负载容量的专线用户(如大负载容量的建筑工地),该系统配电一般都是在供配电始端装设三极四线漏电断路器进行初级线路及用电保护(註;其工作零线不得装设开关及熔断器、工作零线只是从漏电断路器的零序互感器穿过,工作零线穿过漏电断路零序互感器后不得再重复接地。)。其保护零线并要求在供配电线路沿线进行重复可靠接地。
2.TN–C 系统
TN—C系统配电一般都是公用配电变压器的小负载容量的用户。为了供配电的可靠性,在配电始端一般都是装设断路器对线路保护而不装设漏电断路器。所以其配电零线在沿供配电线路及其分支的单相220V线路进行密集可靠的重复接地。
3.TN–C–S 系统
为了上述TN—C系统配电的各小用户配用电安全;供配方要求各小用户在计量装置前在供配电的零线分接一根合乎用户内负载容量的保护零线进户作为用户内配电的保护零线(用黄绿双色线布设)。还要求用户内装设合适的漏电断路器对导线及用电进行保护。有条件的用户最好是在配电零线分接处进行可靠的重复接地。这样的用户配电方式就是;TN—C—S系统配电。
三相电零线共线时,即将三个相位的零线连接在一起,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
电气设备故障:三相电零线共线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的故障。由于零线用于提供回路和消除电流不平衡,当三个相位的零线共线时,会造成电流在零线中的积累,增加了电气设备受损或故障的风险。
过载和火灾风险:当三相电零线共线时,电流会在零线中集中流动,导致零线电流过大,可能引发过载情况。过载会导致电线和电气设备过热,增加火灾的风险。
触电风险:三相电零线共线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有电流,增加人体触电的风险。当人体接触带有电流的金属外壳时,可能导致电击事故,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电气系统不稳定:三相电零线共线会导致电流不平衡,从而影响电气系统的稳定性。不平衡的电流分布可能导致电压波动、电压降低和电力损耗增加,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避免以上后果,应确保三相电零线分别与相应的相位线连接,严禁将零线共线。在安装和维护电气系统时,应严格遵守电气安全规范和标准,确保正确的接线和分线,以保障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